发布日期:2022-06-28
本想休息,结果有个叫小漠的读者不停地打赏,如此厚爱,让我情何以堪?
于是,赶紧从床上爬起来,打开电脑继续更新文章,不然对不起广大读者的一片热心。
几天前,我写了一篇信佛的文章,被系统屏蔽,本打算换题目,后来想了想,这件事不讲不行,因为太重要了。
三个小故事,分享给大家,道理在故事中,自行体悟。
古代有个贵妇,穿着华丽,家境优渥,可能对物质追求已满足,转而进入精神层面,她学佛了。
对于佛学,贵妇并不懂,但她知道学佛有好处,于是跟着几个闺蜜念念佛号,读读经书,如是而已。
为了享受生活,贵妇家养了很多婢女,侍候她的衣食住行,起居生活。
有一回,贵妇正在读《普门品》,有一个为她洗衣服的婢女走了进来,婢女问贵妇念什么呢?能不能教教她,她也想学。
古代,婢女的地位很低,市场上几两银子能买一个婢女,是常有的事情。
所以,当婢女问贵妇的时候,贵妇很不耐烦,她瞧不起婢女,一个卑贱的婢女也配学佛?
于是,贵妇使坏,假惺惺地告诉婢女,她念的是“桃树枝”,学佛的人都念“桃树枝”,想看婢女闹笑话。
婢女听了,特别相信贵妇的话,于是劳作的时候,嘴里不停地念“桃树枝”,一念数年,婢女嘴里的“桃树枝”没停过。
每每婢女念“桃树枝”的时候,贵妇在旁边看得咯咯直笑,以此为乐。
有一年夏天,贵妇的家乡发洪水,故乡变成了一片汪洋,被洪水淹没的农田、房屋不计其数,死了很多人。
很不巧,念“桃树枝”的婢女被洪水卷走了,洪峰汹涌,浊浪滔天,绝无生还可能。
哪知道,一个时辰之后,婢女穿着湿漉漉的衣服回来了,贵妇大惊。
按照贵妇的理解,洪水之中泥沙俱下,所过之处,连树木、桥梁都会被洪水卷走,奔入大海,婢女怎么可能活下来?
贵妇很不解,她问婢女,被洪水卷走以后,怎么上岸的?
婢女说,落入洪水以后,她迅速被水流淹没,身体不能自主。急切之间,她心中默念“桃树枝”。刹那间,从水底飘出一堆数米见方的桃树枝,把她从洪水中托起来了。
她趴在桃树枝堆上,一动不动,随着洪水漂流,直到桃树枝靠近岸边的时候,她从桃树枝上一跳,这才上岸。
婢女讲完,给贵妇主人磕头,感谢贵妇传给她一个念“桃树枝”的法子,不然她会葬身在洪水之中。
贵妇听完婢女的讲述,惭愧得无地自容,给婢女道歉赔礼,说她数年前曾欺骗过她,因为她念的是观音圣号,不是“桃树枝”。
此后,贵妇对婢女如同异姓姐妹,不敢再以婢女身份相待。
我读《普门品》的时候,见观音菩萨有三十二应,应以何身得度,即现何身而为说法。
婢女不知道菩萨名号,但她知道“桃树枝”,把“桃树枝”当成菩萨,一心念诵,一念数年,念念不生疑。
婢女对“桃树枝”有坚定的信心,危难之际,但求“桃树枝”来救,桃树枝真就来了。
你读懂这个故事了吗?
应以桃树枝得度者,即现桃树枝身而为说法,不管对不对,先救了再说,这就是菩萨。
但,婢女得救的根源在哪里?是她对菩萨坚如磐石般的信心!
没有信心,或是信心不坚定,让菩萨显灵,是比登天。
我们看第二个信佛故事,同样是信心起了决定作用。
有个行脚僧,晚上路过一片大山的时候,他见山谷中有五色佛光,照亮了山谷。
行脚僧心想,山谷中必定有大修行人,有得道高僧,不然如此祥瑞,怎能轻易见到?
行脚僧顺着五色佛光寻找,想找到光源在哪里,他要前去礼拜一番再上路。
行脚僧顺着光源,在山谷中找到一间土屋,他轻轻地敲门,以为土屋中必定有非凡之人,所以行脚僧表现得很恭敬。
门开了,行脚僧傻眼了,土屋中只有一个老太太,脏兮兮的,行动很缓慢。
老太太见门口站着一个出家人,赶紧跪倒在地,礼拜出家人。
行脚僧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,他询问老太太,土屋里只有你一个人吗?
老太太说,这个地方荒山野岭的,就她一个人,她住了很多年了。
说完,老太太给行脚僧倒了杯水,让行脚僧喝水,她在一旁站着。
行脚僧很纳闷,因为五色佛光不易见,如此盛大的佛光,怎么可能没有修行人呢?
于是,行脚僧问老太太,他来之前,她在做什么?
老太太说,她是个居士,也不懂修佛,平常就念念大悲咒。
行脚僧又问,念大悲咒多久了?
老太太说,从住在山上开始念,大概几十年了,具体多少年,她也记不清。
行脚僧问,一天念多少遍?
老太太回道,醒着的时候就念,睡着了就不念了,至于多少遍,她没数过。
老太太说完,行脚僧让老太太念一遍大悲咒,他想听听。
老太太张口念诵,行脚僧在旁边静听,他发现老太太念诵的大悲咒有几个字念错了。
等老太太念完,行脚僧把老太太念错的地方指出来,让老太太以后照着他指导的大悲咒来念,效果会更好。
老太太见行脚僧给她指出错误,还给修证了,对行脚僧特别感激。
行脚僧一走数天,等返程的时候,晚上再次路过山谷,他发现山谷中的五色佛光消失不见了,只有一栋黑洞洞的土屋。
行脚僧想了半天,猛然想起一件事来。
行脚僧敲门,老太太见门外站着的是上次路过的出家人,赶忙把出家人让进屋里。
行脚僧说,他回去以后认真查了查经书,发现老太太念诵的大悲咒是正确的,是他改错了,误导了老居士。所以还得改回来,按照以前那样念才行。
老太太说,是这样啊,那她现在就改,她念以前的大悲咒特别熟。
行脚僧说完,推门离开山谷,站在山梁上回望山谷中的土屋,祥和的五色佛光笼罩土屋,直冲天际,行脚僧哈哈大笑。
上面的信佛故事,您看懂了吗?
一念信心,念错的大悲咒有五色佛光笼罩护佑。
一念疑心,念对的大悲咒只有黑洞洞一间土屋。
对于上面的故事,任何解说都显多余,我就不画蛇添足了,读者自行体会就好。
我们看第三个信佛故事,这个故事来自一位高僧讲述。
有个老汉,不信佛,也不修佛,一辈子都在吃肉。
但这个老汉有个特点,他信《心经》,信观音菩萨,特别虔诚,其他一概不信,谁说都没用。
每天读《心经》,诵观音圣号,老汉把这件事做了一辈子。
老汉临终的时候跟家里人说,观音菩萨接他来了,他要走了,预知时至,正念分明,他跟着菩萨走了。
有人说,这个故事太简单,不值得拿出来讲。
我觉得恰恰相反,这个故事值得我们反思。如果给你一本《心经》,告诉你一句观音圣号,你能不能坚持一辈子不改变?
说起来简单,做起来难,因为没有信心,坚持三两个月你就会改掉,信吗?
我发现,凡是修佛有成就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,他们对佛学的信心坚如磐石,风雨不动,只有这一点,普通人没办法与之相比。
除了这一点,你找不出他们身上有任何过人之处,就是普普通通一个人,走进人群就找不见了。
可就是这一点信心,结果与我们产生了天壤之别。他们能跳出三界,出离轮回,超凡入圣,成就金刚菩萨身。
而我们,因为缺乏信心,只能在六道里七上八下,滚来滚去,不停地受苦。
对于信佛这件事,我不能讲得太细,只能点到为止,因为讲得过于细致,会被系统屏蔽,读者看不到。
因此,我讲了三个故事,希望你能心领神会,把信佛这件事做好,做扎实。